5.20.2009

反機心的真趣-讀陳介一的創作


反機心的真趣--讀陳介一的創作
◎張正霖

一.
介一住在北回歸線穿越的嘉義,熱情的島嶼南部,我總覺得他之所以居住在那裏,與他的人格特質似乎有種說不出的呼應。2009年春天,我才會到了南方,到工作室尋訪他。
在訪談過程中,他告訴筆者:「在落款處的『彈甲一』,就是我」,那是藝術家姓名有意思的台語發音。介一也不斷告訴著我,他的創作,要在直覺與幽默中,找到藝術裏令人觀之躍動的 ── 真。
這個字,我認為,若作為描繪他的創作時一個核心的形容詞,應該不算牽強。但這個字,對他卻同時也是個動詞,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讀介一的「五十點」創作論述,可為一證,存真,對他而言,似乎總與躍動、難以靜止、不願被框限有密切關聯。從這點說,介一是不願靜止的,或難以停下來去變動、感受和思考的,而這正是許多優秀藝術家的必備質地,因為動,因為敏感的神經和浪漫,世界對他們就像是個幻化不居的奇異風景,挑動著眼睛、感官和心靈。




二.
但也因為世界的變化無定,使得作品經常必須在新奇有趣(幽默),與某種悲傷中拉扯,或者說交織在兩者之間,對創作者的主體而言,世界正因她的快速變化,而顯得如此新奇、刺激,另一方面,卻也因為同樣的原因,主體總必須面對世界在如此快速解構中不停消逝的傷感,沒什麼能長久吸引著我們的藝術家,可以想像在這種生存方式中,伴隨的強烈無聊感。此處,之所以提及這點,與我對介一畫作的最初印象有關,似乎在他的作品中藏著更深刻的哀傷氣質和虛無,從這點想,我便可以體會到。無獨有偶,介一第一次較系統地爬梳自己的創作,即他的碩士論文(1998),主題便是幽默表現手法後的悲劇性格 ── 幽默的最大意義,似乎正在於它凸顯出一個不能跨越的紅線 - 當這條線被跨越後,我們便會發現世界變化不居的背後,意義的空無和寂寥。或者,我們尚可換過來這麼說,這個世界之所以充滿意義和幽默,對介一而言,是他的意志所賦予的,而他也始終堅持著這點,不允許任何人對此否認,因此,對他而言,創作,總是為了自身的。也因此,我們可以在他的作品與自述中清楚意識到、閱讀到,他的創作,始終是為了自己的。他並未預設要邀請任何人成為觀者。


三.
始終為著自己的創作,未曾預設任何人成為觀者,使得介一的繪畫,不曾刻意形塑一個清楚的主軸(或者說不為溝通與詮釋而做),更精確地說,他的創作所塑造出的空間,就像是座舞台,舞台上有著聚光般的焦點和張力,卻只有一個獨舞者,就是藝術家自身。介一在這座舞台上,實踐著他屬意的方法論,或者說,他努力地讓所有清晰的方法論取向,永遠難產;他盼望著一種不見機心的自然的創作。這樣的風格取徑,某部分成因也與他的氣質和天性有關吧。所以,如介一告訴筆者,他的繪畫,並不特別打草稿,也不預設作品最後的呈現樣貌,他只在創作過程中,按照直覺與跳動的思維,讓畫面自然成形,其中,充滿有機且生趣盎然的過程,正像介一說到:每當畫到一個時候,畫中正在變化中的物體,就會自己「轉彎」。所謂轉變,指由一種造型,轉向另一種造型,如由手、轉為鳥、轉為餐桌,再轉為其他可能相互連結的形式。這一切,就像是由一個因緣種子中長成的魔術般的造型大樹。那麼,若我們過度執著地要去「按圖索驥」的解答介一畫作中不同人、事物的「真正/單一」意義時,反而像是落入了一個自我拘泥的過度詮釋遊戲中了,將遠離了他創作最有趣的部份,顯得徒勞又可笑。

造型上自動變化的特徵,關於此點,介一還曾轉借超現實主義的「自動性技法」概念來捕捉它,固然,我並不認為他的繪畫是在試圖實現Andre Breton所謂的「純粹心靈之無意識行為」(pure psychic automatism),但他的作品,確實在有意無意之間,充滿著藉自由聯想而讓物象本身自由奔馳的況味。此外,介一作品的另一個特徵,也確實加深了他的繪畫中想像力奔放的特徵,亦即他對「無盡頭的思考」(The endless thinking)模式的偏好,在他的畫作中,無論油彩、壓克力,或者較晚近採納的水墨媒材,裡頭的山、水、空間、景物、人物、動物或樹木等形象,其實是(不斷地)交錯變化生出的產物,而在展示空間中,所呈現在觀者眼前的,其實只是「暫時的結局」(temporary end)罷了,我們千萬不要誤以為這就是某件作品的最終曲。




四.
自由聯想與無盡頭的思考,還有劇場及舞台燈光效果般的作品空間感,以及某種特殊的幽默與冷眼犀利等特質,構成了介一藝術風格的梗概,或許我們還可以在加上「遊戲的意志」一項,創作是一場不斷進行的遊戲,當無趣時,就必須停止,「改頭換面」。這樣的創作主軸,我認為在他大學時代的油畫裏,便已存在。在當時的作品中,玩偶般的簡潔化(圓潤體型的)戲劇造型人物,畫面中的人物、動物與景物等視覺物件的關聯,看似存在某種特殊的關聯性,讓人忍不住去觀看、去窺探作者的意圖,或去品嚐其中許多饒富人性趣味的指涉,甚至去進行完型心理學般的意義連結過程,但事實上,在這些物件之間,是不存在任何邏輯性關聯的,它們之中或許確實存在某些「秩序」,卻是夢境般的秩序,本質上是反(一般)邏輯的,介一作品中這些眾多物件和符號,即被以不合一般邏輯的方式安置和排列(技法上則趨向半具象),卻因此產生出某種真相與幻象混淆的新圖像,將創作者意識到的現實世界,以及他內心中的本能與潛意識等難被具體符號化的經驗,巧妙地融合了起來。

這樣因反邏輯性所產生的種種符號/意指流動的趣味和特殊面貌,在介一的壓克力與水墨作品中仍然延續著。介一開始大量使用壓克力媒材,應是在他研究所的階段,壓克力的水溶快乾性質,確實更能符合他自由聯想、揮灑的創作偏好。這裡,我們很難忽視作畫的速度,在介一創作中所扮演的角色,如他告訴筆者,即便如100號大小的作品,也經常會在不超過30分鐘的時間內完成。而這樣的繪畫速度,藝術家透露著某種不願究竟的特殊意圖,而過度的「究竟」,對介一而言,似乎是與藝術的質地相互違背的。介一自己的描繪方式,可能更為傳神,他把創作的過程比喻為靠近懸崖,而他所要做的,就是最大可能的逼近懸崖(這是一場刺激的冒險不是嗎),然後敏銳地停止,「轉彎」向另一種造型作為新出路,換言之,「過頭」的創作只會帶來一場藝術上的災難,造成美學上的困局。至於何時逼近懸崖,又如何判斷懸崖邊界已經到達了,介一回答是,我能清楚地意識到那一步的來臨。換言之,存在於藝術家的機敏主體中。

不願過度究竟的特質,也使得他在進行不同媒材的系列創作時,作品數量經常不會超過10張,探索時間也常不超過一個月。更重要的是,在探索的過程中,介一總會在看似疏懶卻又熱情的姿態裏,或說嘗試在「遷想妙得」之間,企圖捕捉到某個「梗」(我更偏好用畫面中的「刺點」去指稱之)。這個「梗」,經常會成功地創造出反一般認知邏輯的意象,若連結上段的討論,「梗」的出現其實就是懸崖已至、「轉彎」出現的象徵,由此,畫面空間的意涵與既有造型語彙被整個逆反。我認為,介一在從西班牙回國後所做的「粉紅荒原中的米老鼠」的作品,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另一個好例子,則是某作中出現的,彷彿是在斑馬線上剖開的西瓜中帶著小丑長相的聖母。米老鼠與小丑長相的聖母等符號,似乎都不會出現在畫面中的那個空間之中,寂寥的荒原與歡樂意涵的「Mickey Mouse」、俗世不堪的城市馬路與神聖的聖母像,似乎不是同一個符號範疇中的事物,而介一的創作,也在如此意義反差極高、邏輯衝突性極高的情況下,為觀者開創出了新的認知模式,幽默便來自於斯,意趣來自於斯,但世界的分裂、不安定特質,和由於不安定所牽連出的伏流般的哀傷況味,亦來自於斯。但卻在我體會著介一作品中的哀傷感時,耳邊卻同時響起他的話:「我喜歡畫可愛的東西」,兩者間竟也不相違背。如此思索,感傷與輕鬆,虛無與熱情,幽默與暴力…,等等看似矛盾的事物和性格,我深深覺得其實都存在於介一身上,而這也成為了他創作的驅力和源泉。[1]

五.
在訪談中,幾次介一都與我談及了禪宗。這裡,並非指宗教上的意義,而是指某種創作的狀態:把意義、意涵與指涉的關聯性考量,全予以摒除,讓直覺躍然的活動和呈現自己。我能體會介一在提及這些創作狀況時所指的事物,那種渴望純粹的審美過程;但另一方面,我卻也感到,當人放諸於直覺或直觀進行創作或思維時,某種程度上,我們是否也將以最大的熱情,來旁觀這個世界,我是說,最純粹的遊戲心情,最具有主體性的創作狀態,是否即意謂著,我們身邊所有的事物,都將成為我們意志與想像的承載之物。我想,介一具有夢境氛圍的創作,就顯露出這樣的樣貌,他憑直覺創造了一個充滿樂趣的夢境,但在這個夢境中,卻也散發出了某種寒意,創作者念茲在茲的是藉著繪畫,「任性而為」地述說出對世界的欲望和想像,世界是為了主體的心靈、意志而存在的,繪畫語彙的使用與流變也只為此而來,而非為了觀者的眼睛。由此思量,反機心所創造的真趣,在自在與存真之間,同時也可能是殘酷無比的,這卻也是人性的寫照吧,人性裏那靈魂主軸般的自我,原就充滿著各式各樣現實與想像的痕跡,卻又充滿著各種意義創造上的可能。在真實與虛構之間,介一的創作,相信正為我們開啟了一扇望見人性痕跡與多元意義發生的景窗。







[1] 此外,關於他的水墨,簡潔地說,我認為,確實打開了一種很特殊的意象,並且也因為水墨的媒材特性,更使得介一能夠進行想像力的揮灑。水墨原本不是他常親近或思考的媒材,大約在西班牙留學期間,旅歐的生活,幫助他重新觀照了自身的文化,水墨才成為他經常思索、體驗的對象。但介一的水墨比許多創作者更為自在,更能「鬆」,他自然地納入了不同元素,並讓它們與傳統的林木筆法與山石皴法相互融合,還隨機地寫下許多意味盎然的題詞和落款。整體畫面結構有時紛亂無章,卻在無心機間顯得生動有致,呈現出某種現代的可視、可遊、可居之感。



沒有留言: